俄罗斯教育体系全方位解析

导语
俄罗斯教育体系具体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。留学360为大家介绍。
[俄罗斯教育体系全方位解析]专题生成时间为:1464882288
分享专题:
1

学前教育

  涵盖2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到9岁的儿童。除了普通幼儿园之外,另有五类占总数35%的学前教育机构,分别是:1)开发婴幼儿的智力,艺美和体育能力;2)实施特殊教育,矫正身心发育缺陷儿童;3)看护保健;4)综合性幼儿园;5)儿童发展中心。1988-1998年的10年间,由于出生率大幅度降低,幼儿园入学人数减少54%,保育员和学前教育机构减少31%。到2001年1月1日,全国共有学前教育机构53,900个,在校儿童426.3万人。

  目前,学前教育的主要困难是财政拨款不足,行业工资水平过低;城乡儿童学前教育水平和内容差别较大,乡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大幅度减少。另外,由于经济状况不佳,家长支付能力下降,所以越来越多的儿童在家接受学前教育。

2

普通中等教育

  2000~2001年,全国共有65,899所普通中等教育机构,在校学生人数2000万。近年来,由于学生人数减少,学校数量也在逐年减少(1992年在校学生2050.3万人,2000年在校学生人数为1982.07万人)。

  2000-2001年,全国共有7347所文科中学和公立高中,以及专科(数学、物理、化学和外语)中学。这三类学校占普通中学总数的14.9%,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2.7%。

  民族学校有较大的发展。2000年,全国共有3469所民族学校,使用33种民族语言(除俄语之外)授课,在校学生229,554人。

  目前,普通中等学校教师人数为152万,其中女教师比重高达85.3%。教师教育程度在提高。截至2000年,有77.3%的中学教师受过高等教育,1/3教师的教龄超过20年,近1/3教师的教龄在15~20年之间,表明教师队伍比较稳定。

  俄罗斯普通中等教育保持了高水准。这主要表现在:1)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获奖情况。2000年,全国有26人参加比赛,24人获得17枚金奖,4枚银奖,3枚铜奖。2)中等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,俄罗斯中学生(8年级)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水平高于国际平均水平(国际比较研究,1991年有20个国家参加,1995年有41个国家参加,1999年有39个国家参加)。

  近10年来,教材的种类和印数大幅度增加。文科教材的内容有了较大的更新,选修课有所增加(政治学、社会学、经济学、法学等)。开设了一批新课程,譬如信息学,环境保护,个人安全知识等。 目前,普通中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,⑴中等教育中道德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形成。⑵近年来,儿童的社会和健康状况恶化。据有关专家的数据,近60%的儿童在入学时有各种体质问题,近20%的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。⑶学校的物质基础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。校舍老化的速度大大超过改建和新建的速度。目前,只有不到50%的校舍设施齐全(其中城市为90%,乡村为30%)。近1/3的校舍没有集中供暖和食堂。⑷地方政府管理的学校财政拨款不足。⑸学生课业负担过重,许多学生不能掌握课程内容(个别课程有近50%的学生不能掌握所学内容)。

3

课外教育

  课外教育体系的任务是将少年儿童德育、智育与人格发展融为一体。2001年初,教育部系统共有10类(分别是少年宫、少年儿童活动中心、体校、体育俱乐部,以及技术、环境保护、地方志等)8,617所课外教育机构(其中乡村地区有1714所)。从1992年起,课外教育体系在不断发展。1990年有630万人参加各类课外活动,1999~2000年间参加课外活动的儿童增加到760万人,也就是全国中小学生的40%。

  课外教育机构目前有27万多名教育工作者(包括兼职),其中有近500名社会工作者,1,000多名心理专家。最近6年课外教育工作者实现了年轻化,目前从业者的平均年龄为40岁。

  目前,课外教育面临的困难是财政拨款逐年削减,校舍老旧,与工业企业的联系中断,学习的内容陈旧不适应现代的要求。

4

初等职业教育

  最近10年,初等职业教育有所恢复和发展,招生人数较为稳定(1995年——92.8万人,2000年——84.5万人)。2000年初等职业教育机构为3,893所(1995年为4,166所)。近年来兴办了一批培养高级技工的职业技校,与市场需求相适应,专业数量大幅度压缩(从原来的1200个压缩到293个),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更为合理。

  目前,初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是,教师工资偏低,财政拨款不足,工业企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(各个工业门类现有在职高级技工平均年龄为53~57岁,而技校毕业生达到高级技师水平所需要的平均时间不少于7年)。

5

中等职业教育

  目前,全国22%的人口受过中等职业教育。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有2160万人受过中等职业教育,占全国劳动人口的34%。

  全国有2713所国家和地方中等职业教育机构,在校生人数230万,共有280个专业。最近10年每年有11%的初中毕业生和23%的高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。现有152所非国立中等职业教育机构,在校生人数25,000人。

  最近5年,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。2000年,招生规模扩大了10%。2000年39%的新生(1994年为9%)为自费生。

  根据市场和居民的需求,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有所调整。经济和人文类专业在招生人数中的比例从1980年的11%增加到了2000年的36%,工业和农业类专业招生规模有所削减(分别从53%减少到37%,从12%减少到5%)。

  目前,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,教学内容不适应个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,不适应科技密集型生产和信息产业的发展;缺乏高科技类专业教学所必需的现代化教学基地;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、结构和地区分布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个人的需求等。

6

高等职业教育

  苏联时期的高等教育结构单一,只有一个本科层次,大学毕业生一般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,不授学位。1996年颁布的《高等及大学后续职业教育法》(1996年8月)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进行了规范。目前,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分为三个层次:1)学制4年的本科,授学士学位;2)学制5年,授相应专业职业资格证书;3)学制6年的硕士,授硕士学位。此外,未完成基本课程学习,但学习满两年并通过考试的学生,可获得大学肄业证书。未完成基本课程学习的学生,可获得相应的大学学习证明。 大学后续职业教育为研究生阶段,即副博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,学制均为3年。通过论文答辩(毕业设计)者,获得副博士(Ph.D.)和博士(D.S., Doctor of Science)学位。

  目前(截止2001年1月1日),全国共有1018所民用高等院校:其中562所国立院校由联邦政府管理,35所国立院校由联邦主体管理,12所地方院校,410所非国立院校(其中的205所有国家认证)。各高校在全国兴办了1540所分校,其中410所分校由国立大学兴办,其中半数分校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。目前国立和非国立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为480万,每10000居民中有327个大学生(其中194个学生属于公费生),这是俄罗斯高等教育有史以来最高纪录。国立院校公费生招生规模从1995年的53.19万人增加到了2000年的58.68万人,与此同时,全日制公费生人数从34.52万人增加到了39.02人(13%)。国立高校按大的专业类别招生比例是:工程类-30.6%,经济类-27.8%,人文类-19.3%,师范类-7.2%,自然科学类-5.3%,医学类-3.1%,农业类-4.1%,文化艺术类-1.8%。

  1996年的《高等及大学后续职业教育法》明确规定了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学术自由。办学自主权包括高等院校在人事、教学科研工作、财务和经营活动等方面的自主权。学术自由指教师自主决定授课方式,自主决定科研选题与研究方法,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获取知识。学术自由的责任是创造自由追求真理、自由陈述和传播真理的条件。

  俄罗斯高等学校根据教育层次和专业范围分以下三种类型:

  (1)综合大学(университет):实施高等职业以及大学后续职业教育;专业设置较多;培养研究生,承担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培训进修;开展多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;在多个学科居领先水平。

  (2)专科大学(академия):实施高等职业以及大学后续职业教育;专业设置较多;培养研究生,承担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培训进修;开展多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;在本学科居领先水平。 (3)专科学院(институт):实施高等职业以及大学后续职业教育;专业设置较多;培养研究生,承担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培训进修;开展多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。

更多专题
留学专题移民专题考试专题院校专题
更多>>往期专题回顾